中新網重慶3月16日電 (鐘旖)“社工服務雖不能給我帶來經濟上的成就感,但我在服務過程中得到的微笑回報比金錢更重要。”“2016年國際社工日主題宣傳周”活動16日在重慶南岸區啟幕,作為社工群體的主力軍之一,來自重慶仁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85後”社工傅茜倩如是說。
3月15日是第10個國際社工日,其主題是“發展社會工作,助力扶貧濟困”。活動現場,數百位身著各色工服的社工與當地居民互動交流,以遊戲體驗、傳單發放、有獎問答等方式,讓社區居民逐步瞭解社工服務。
社工,是指社會工作,指的是非盈利的、服務於他人和社會的專業化、職業化的活動。社工主要服務對象為社會的弱勢群體,如老年人、兒童、婦女、殘疾人等。
畢業於社會工作系專業的傅茜倩從事社工工作已有7年時間,“社工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是其從業最大的感受。傅茜倩介紹,近年來,隨著社工被人們逐漸瞭解,不僅社工的服務對象從老年人、青年人輻射向瞭城市的多種人群,工作力量也從之前單一的專業人員拓展為多領域的社區工作人員。
“從事社工工作5年,我們的服務對象由以老人為主,延伸至瞭婦女和兒童。”重慶春語社工霍連霞告訴記者,其日常的工作主要是陪伴老人,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目前,針對婦女和兒童的相關幫扶計劃也已提上日程。
“當下由於社區服務多元化的特點,單純依靠社區公益站簡單的服務模式已不足以滿足社區居民的服務需要。”活動現場,由重慶南岸區益友公益發展中心聯合南坪街道舉辦的首屆居民自治“V益案”項目大賽正式啟動。益友公益發展中心主任胡承亮透露,“V益案”大賽是一項推動社區居民自治的舉措。通過大賽,鼓勵居民發掘社區治理創新方案,可推動社區公益站的專業服務能力,促進當地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傾聽社區基層民意,培育社區居民公共服務參與意識,帶動社區服務的多元化發展,從而達到助推社區居民自治的目的。
2022年01月02日 10时14分38秒